近日,国内头部BI(商业智能软件)公司帆软软件(下称“帆软”)公布了其2022年业绩数据:营收13.6亿元,同比增长18%,利润超1亿元。其中,零代码SaaS产品简道云收入增长超过100%。这家来自无锡的公司为人熟知的口号是“永不上市”。
公司CEO陈炎坦言,“2022年经济环境对利润和回款冲击很大”,公司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崩溃与重生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市场份额方面,调研机构IDC的报告显示,帆软在2022下半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市占率21.2%,位列第一,连续六年居榜首;简道云在低代码与零代码整体市场排名第六,在零代码子市场排名第一,市占率37%。
在市场总量上,IDC测算,2022全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达到8.8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8%,远低于预期(主要受疫情影响);中国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的2022全年市场规模达到26.2亿元,同比增长24.2%,需求旺盛,其中零代码子市场规模占比16.7%。
客户数据方面,帆软透露,目前公司链接26000+客户、2700+合作伙伴、200W+社区用户。
帆软的主要产品包括报表工具FineReport、自助数据分析工具FineBI以及简道云,前两个面向大型企业,简道云用户则主要为中小团队。简道云是帆软从传统软件转型SaaS、轻量化的一个成功试验品,已经度过了一轮行业洗牌期,正在逐步成长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。
此次公司还发布了新的数据集成产品FineDataLink 4.1,将业务范围延伸。帆软有意进一步整合能力、成立平台:从提供不同的独立产品,转向“数据资产平台”,提供一体化的产品。
作为to B公司,帆软今年也面临所有软件公司不可避免的话题:生成式人工智能。
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,帆软副总裁袁华杰表示:“to C的产品要做AI,to B可能也要有一定响应。但能够用AI做哪些事就需要回归理性了。”他介绍说,公司在2019年开始涉足人工智能的研究,目前正在尝试将AI用于数据自主清洗、联想分析以及数据解释等功能。换句话说,AI+BI可实现“辅助驾驶”,而最终达到自动驾驶级别时,或许就有问答式BI产品形态了。
目前微软的PowerBI是AI+BI产品的先行者,凭借Azure(微软云计算)能力,PowerBI已可以实现情绪分析、关键短语提取、语言检测和图像标记等AI功能。但对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帆软而言,袁华杰说,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:数据监管,大模型的合规接入,以及企业数据本身的质量和治理等等。
在此之外,帆软近年遇到的另一个机会是“信创”,即针对央国企的信息化替代。根据袁华杰的观察,这一市场里“绝大部分是从来没用过BI的,小部分企业用过海外软件,水晶报表等等。”在信创市场,帆软认为其优势一方面是过去服务大量500强企业的经验,其中有很多传统企业;另一方面,公司目前是唯一具有线上信创版本产品的服务商,在友商中有竞争优势。
袁华杰谈到,信创市场最大的挑战是替换过程中,数据迁移和产品适配的问题,主要是整个上下游的适配,例如从芯片、服务器到数据库,都需要与国产产品进行适配,并且要达到“从能用到好用”。
对于今年的业绩表现,袁华杰称“有一定滞后性”,主要由于客户在疫情后将主要精力投入生产,对信息化的投入置后。按行业分,公司上半年客户前三名为制造业、零售业、金融业。
图源:IDC
从中国商业智能软件整体市场情况来看,2022年的增速为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。不过袁华杰预计,随着企业IT投资逐步恢复,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至2024年回归正常增速。
相关文章 深度分析: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提升 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?(图)05-062022年中国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(附全文)03-13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