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货币政策的“精准”“有力”体现在哪些方面?走到生产一线,在机器隆隆作响的车间、麦浪翻滚的田间、人气火爆的直播间,我们有了真切感受。金融活水润物无声,为实体经济顶住压力、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。
金融服务着眼大局更有力度。支持大工程大项目,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一马当先;通梗阻、畅循环,银行信贷作用于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;促转型、促创新,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。同时,金融注重精微更有温度。帮扶小微助企纾困,金融支持量增价降;助农惠农振兴乡村,更多金融服务触达经济末梢;金融政策工具箱越来越丰富,精准作用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……
当前,在金融全方位支持下,产业发展稳步前进,经营主体奋勇向上,经济继续恢复向好。同时也要看到,国际环境复杂严峻,外部压力依然较大,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存,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,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。如何进一步畅通金融“血脉”,强健实体经济“筋骨”?从笔者调研中看,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,还要多方面加力。
要凝聚各方合力,增强金融支持效能。支持重点项目、重大工程方面,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,还要加快撬动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,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。金融部门也要加强与发改、财政、工信等部门合作,让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等协同发力。
要提升服务能力,延伸金融服务半径。打通金融政策抵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。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点对金融支持政策的理解,才能更好地将政策红利及时送达企业和个人。同时,要让金融活水真正解企业之渴,金融机构要深入一线,问需于企、问计于企,打破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,聚焦企业融资痛点难点,有针对性地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。
要提高专业水准,推动金融业务创新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,金融机构的研究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的能力。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,才能设计匹配相关行业的金融产品;加强金融科技的研究,才能加快金融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更好发挥“专家银行”优势,聚焦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开展投融资政策研究。商业银行也要增强科研实力,带动业务创新。
此外,在提高货币政策落地质效的过程中,还要注重营造公平良好的金融环境,持续提振各类经营主体信心,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,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。
上一篇:【奔跑的“三夏”】中国丰收地图:中国粮仓 装满中国粮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