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孟二梅(右一)正在组织滞留旅客有序安置。 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我们有一口吃的,就坚决不能让他们饿着。”孟二梅红着眼圈,掷地有声。门头沟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位于大山深处,面对K396次列车被迫停留落坡岭火车站的900余名乘客,社区的600多位乡亲倾其所有,诠释了灾情当前,团结一致、共克时艰的人间大爱。
8月1日晚的落坡岭是寒冷的,断路、断水、断电,大雨间歇性地下着,冲刷着早已斑驳的泥地。同时,这里又是温暖的,一个个塑料桶里,盛满了热粥、疙瘩汤、面条汤。刚刚熬出来,还冒着热气。
“年轻人饭量大,再来一碗,趁热。”接过一碗热粥,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递给了安置房里的一位年轻小伙。巡视一圈,确认大家都吃上了,她才坐下,缓了口气。
“全力保障这900余名乘客的安全。”孟二梅说,这是7月30日中午和街道断联前社区接到的任务。对于只有600多人,且大多都是老年人的落坡岭社区来说,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连日大雨,山洪袭来,乡亲们手里的粮食也不富余。可眼见这么多乘客面临挨饿、受冻,老区人民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。每家的米都贡献了出来;把自家精心制作的老咸菜切成了小份,送到乘客手中;一次性杯子装着黄瓜蘸酱,只为让乘客们有菜吃。
水不够怎么办?乡亲们自愿组成挑水队,上南山挑水。一桶接着一桶送下来,山下的人就用煤气罐一锅接着一锅熬米粥。没有人喊累,更没有人叫苦。
“书记,俺家还有地方,让这俩孩子去吧。”眼见社区活动站、安置房都住满了人,一位80多岁的居民主动向孟二梅请缨,要求带两个孩子回家。从7月30日下午到8月2日凌晨,两天多的时间里,落坡岭社区300多户居民的家、车变成了乘客们的安身之所。看到妇女和孩子,乡亲们主动让出床铺,自己找地方打地铺。一家收留八九个人,是几天来落坡岭的常态,而乘客们,也在这份温暖中体会到了家的感觉。
“落坡岭就是我在北京的家,将来一定要再来落坡岭。”已经完成转移的乘客刘春梅说起落坡岭的乡亲们,眼里闪着泪花。
如今,乘客们在武警战士的护送下已经陆续完成转移,可孟二梅和乡亲们并没有停下脚步,仍在为重建家园忙碌着。
“不要表扬我,请表扬我们落坡岭所有的老百姓。”孟二梅的话直击人心,在大灾面前,老区人民用热情化解冷雨,用爱心温暖人心,而“落坡岭”三个字,也将被每个人铭记在心。
上一篇:陷入时间循环中的惊险电影之旅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